網頁

【活動花絮】 造出一個健康「食」、照顧「土」的可食地景(上)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聽過這麼一句俗語:『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由此可知食物之於人們佔據著多麼重要的地位!每天我們都脫離不了『食這件事,我們所食最初也都來自土地的孕育,然而便利的社會讓我們輕而易舉的取得食物:大樓下的賣場有著各式各樣的青菜水果、轉角的黃昏市場更有著千變萬化的食材,倘若不想開火烹煮,隔壁的街道也有著許多餐廳供我們選擇,卻讓我們離食物的產地越來越遠,以致於忘記了食物原本的樣貌!

  有些孩子亦或是大人會問:『百香果是長在樹上嗎?茄子是長在土裡的嗎?』每天在餐桌上的食物到底從哪裡來呢?近年來食安新聞層出不窮,讓許多人擔心害怕,不曉得我們吃了多久的農藥殘留蔬果;也不曉得用了多久的有工業添加_物的醬料,這些問題的根源來自於我們對於食物的不了解
 

  那我們該怎麼了解食物、真正認識『食這件事呢!接著小編就要細細說著內雙溪自然中心想到的一個點子,讓大伙們一步步踏上觸摸土地、認識栽植的新旅程~


你知道~圖片中的蔬菜水果來自哪裡嗎?
圖片來源:http://www.baobao001.com/


  栽植意味著『種』這件事,食物的孕育來自大自然的土地,在這裡我們除了想種出健康的作物,也不忘照顧土地,同時也留給其他生物一個豐衣足食的家。因此,內雙溪自然中心舉辦的「手心裡的森林─小園藝工作假期」,再度邀請大家一起來動動綠手指,打造一個『健康食、照顧土的可食地景!喚醒我們與土地的關係~


可食地景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利用種植可食性植栽,像是蔬果、香草、藥用植物取代單純的景觀植物來打造花園景觀,不僅能善用閒置土地、都市空間,同時兼顧視覺上的觀賞效果,綠化環境,更能透過動手體驗拉近與土地的距離,透明化種植過程,也能食的更安心。

以往的工作假期我們玩過水,做出收集雨寶貝們的雨撲滿,我們也玩過泥巴,讓孕育生物的生態溝渠更加舒適。這次,要讓大家了解如何運用園區的資材,師法自然土壤形成的方式建置可食地景,除了完成能孕育食物的地景外,更是以照顧環境為前提的方法,實踐永續環境的精神。因此,內雙溪這次特別邀請到來台深耕近三十年,並長期投入食物森林及永續環境設計的唐敏老師擔任這次工作假期的主講。


有著生態智慧、社區發展,照顧土地與人的 唐敏老師

  老師以他多年來的學習與實作環境永續設計的經驗分享,師法自然最重要的就是除了考量人之外,更要想到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在這樣的前提下,觀察自然的脈絡,並學習老天爺永續循環的耕作方式便是重要的。

能源、資源的永續利用,是個藉大自然力量的智慧設計法則~

從搖籃到搖籃--運用自然的循環力

  資源的永續利用,第一步就是讓物質可以不斷的循環,早在先人的生活裡就存在著這樣的智慧:像是水稻收割之後,農夫會將米拿走,卻把多餘的稻草留在田裡,這些留在田裡的稻草就會變成滋養下一次稻作的養分,周而復始。而今我們要做出的可食地景也將學習這樣的智慧,尋找看似沒有利用價值的枯枝落葉、糞土將之轉化回孕育生命的重要元素!

  所以,要建造一個可食地景,需要哪些材料呢?可能需要有一些土,也需要一些能夠提供養分的東西。因此,內雙溪的工作夥伴們在活動前,先幫大家蒐集了許多自然的素材:來自台大農場的新鮮牛糞、台大森林系提供的木屑、至善明哲園提供的有機稻草、周邊產業道路的落葉......等,參與的夥伴也從家中帶來平常不被注意的生廚餘。但這些材料,要做出一個可食地景,還是遠遠的不夠呢!所以,學員們便提著工具、睜大眼睛到園區中尋找可以使用的材料了。

        在大夥們的齊心協力下,很快的在園區內收集到了許多木材、竹材、石頭、落葉、腐植土,一切終於準備就緒啦!在尋找自然素材的過程中,大家最深刻的體會是原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可以在每個生命階段(包括死亡後)都發揮他的價值。雖然蒐集的過程並不輕鬆,但能重新發現土地中所擁有的寶藏,喜悅可是溢於言表!


參加的夥伴們一起尋找園區的資材,帶著笑容滿載而歸呢!

鋪步道的木屑、滋養作物的糞肥、覆蓋用的稻草
孕育萬物的土壤、做圍籬使用的竹子、氮肥的來源生廚餘
碳來源的枯枝落葉、圍邊使用的石頭、大自然的禮物-腐植質
以上就是本日建置可食地景的大工程呢!
   
認識場地的狀況,才能做出符合現地的規劃
    
  在活動開始前,老師與內雙溪工作夥伴們來回施作場地多次,除了量測場地的大小外,更是要認識場地與周邊環境的特性。在調查時我們經由觀察、討論,發現中心的土壤多為黏土,是不容易栽植作物的;另外也發現這裡有著源源不絕的山泉水,但由於黏土不容易透水,使這邊的基地經常積水,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經過這番細心的觀察,才得以熟悉場地環境的特性,並且找到最適合它的施作方式。

  首先
為了解決施作地本身土質不良而出現長期積水的困擾,決定在靠近步道的低窪處挖出可提供排水功能的生態溝渠,不僅能夠將多餘的水引導排出,也能幫助土壤保持濕潤。這就是將問題變成益處加以利用的智慧呢!在設計中所有的元素都息息相關,這樣的智慧不僅能解決問題,更運用了環境本身的特性,了解各自的產出與功能,讓資源能夠成為循環,才能減少能量的散失和多餘的輸入。

看著參與的大哥們,正為這引水排水的渠道努力著!
  在現地積水的問題有了對策後,就要來解決黏土不適種植的問題啦!種植所要顧慮到的除了自然環境的條件,當然使用者也不容忽略,這可是兩個同時都應該被考慮進去的問題!為了符合人的栽種,我們將菜圃作為鑰匙孔的形狀,空的部分則是人行走與操作的地方,而填覆許多資材的栽植區域則是以人進入後雙手可以照顧到的範圍作為種植區域,這樣不但節省人移動的照顧時間,也是一種能種多少做多少的設計,知足而不貪心。


圖片來源:懶人農法 第一次全圖解

有許多自願的伙伴,模擬未來栽植操作的樣子量測鑰匙孔的大小,站在預計的孔洞中心,以身體為中心,手為半徑,利用木屑在地上畫出鑰匙孔形狀的菜圃雛形,讓大家了解到在設計可食地景時,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以自身以及環境的條件做設計。


以身體為中心,勾勒出一個便於操作的鑰匙孔菜圃原型 

  接著就是要思考如何使土壤能夠符合種植作物所需的環境,因此我們利用「厚土栽植法」進行了菜圃的設計。厚土栽植法是一種應用自然法則建置菜圃的方法:利用有機廢棄物,混合自然的素材,以分層的方式堆肥,讓原本可能枯萎、死亡、甚至準備被丟棄的自然資材,重新回到自然的循環。

        那我們該如何分層呢?分層的概念是:從最底層到最上層,依序放上生的資材(未發酵)到熟成的資材(已發酵或成土)。因此,我們將由下而上,以生廚餘、落葉、腐植土、牛糞、碎枝條、腐植土的順序,層層堆疊,最後再鋪上一層土包覆所有的堆肥材料,並覆蓋稻草達到保濕效果,這樣的安排不只可以讓植物優先吸收到牛糞和腐植土的營養,上層的碎枝條可以保有空氣流通,讓分解持續進行,下層提供尚未腐敗的資材作為後續的營養來源,讓整個栽植區呈現一個可持續分解循環的狀態。

生廚餘、落葉、腐植土、牛糞、碎枝條、腐植土的順序,層層堆疊!
每個步驟都是讓循環可以加以利用的小巧思,夥伴們也努力將其完成著~
  你有沒有更了解可食地景的精神了呢?我們使用天然的素材,將物質循環的道理運用得淋漓盡致,就是希望身為自然環境一環的我們,也可以以大自然的方式生活著。對這些想像又更清楚一些後,就準備開始以今天所學到的概念、方法,動手打造出屬於中心的可食地景。 想更深入更有趣的了解我們應如何操作,才能照顧土地也吃得健康…

下集待續...... 

經過今天一整天的嘗試、討論、思考~~
下集將是大家深入且各展所長的精彩內容,不要錯過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