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自然筆記] 百合花海背後的秘密

        五月是春暖花開的好日子。園區工作人員辛勤照顧的百合區,竄出了一支支高聳的花莖,向四面八方綻放出一朵朵純白芬芳的百合花,徜徉在內雙溪自然中心整片純白的百合花海,就像是在童話中散步。幾個百合花季的忠實粉絲不禁問了,怎麼今年的百合花海沒有去年盛大、怎麼花朵沒有去年的密集呢?
內雙溪自然中心 盛開的鐵砲百合

        仔細觀察園區內兩區百合栽植區的狀況,就可以瞧出一些端倪。正門附近的百合植栽區密集種植下百合花朵互相輝映成花海,但仔細看一整片的百合植株的花朵靠著花朵、葉子靠著葉子,連看不到的土壤中,根也互相緊密的連結著。而益康花園內的百合在其他植物的簇擁下,像模特兒般一枝獨秀。

正門附近的百合花密植區


益康花園,花色艷麗的蜀葵也穿插在百合花海中一起見客
(大地工程處 新聞圖片)

         繁盛的花海除了口耳相傳的民眾前來欣賞外,昆蟲也是源源不絕的座上嘉賓,除此之外還吸引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 百合花的病原菌。肉眼看不到的病原菌悄悄入侵了這片花海,純白的花辦是他們的目標,病原菌感染了百合花的花辦、葉子產生了病斑,就像是一塊塊的結痂中的傷口、也像是灼傷後的疤痕。

花辦上的病斑
葉子上的病斑
接著隨著幾日的梅雨,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當雨滴打到生病的植株病斑上,水滴再飛濺到附近的花朵、葉片上。病原菌就著麼輕而易舉的快速在植株間蔓延,甚至連尚未盛開的花苞也受到了感染。種植越密集的區域 受害就越嚴重。因此密集種植區大量的百合花在梅雨中受到病原菌的侵害,而與其他植栽一同種植的百合則逃過了一劫。

        正當園區的百合面臨巨大危機時,一旁的植物鄰居--蜀葵卻像沒事一樣  依然美美的盛開著。原來這種病原菌只會專一性感染百合,不會侵害其它轉類的植物。因此與其他的植栽混和種植的狀況下,反而隔離了病原菌的傳播、保護了百合。這些病原菌是透過植栽引進?透過土壤?透過空氣?透過動物?還是原本就潛藏在這片土地上,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預見的是,一旦病原菌入侵了一塊土地將會潛藏在環境中、土壤裡、各種角落難以移除根治。

        類似集體得病的狀況在大自然中是屢見不鮮的。大批成熟的種子若是直接落在母樹下發芽,密集的小苗將是病原菌最佳的溫床。也因此大自然中的植物發展出各式本領將下一代種子送的越分散、越遠、就越加安全。
森林地上發芽的小苗
        內雙溪百合花的引入種植,起因於當地的氣候條件適合百合生長。在細心培育後成功為內雙溪帶來了美麗的花季,但目前病原菌的侵害問題也將讓未來內雙溪自然中心 百合的種植與培育重新展開考量。 除了特定培育的絢爛花海以外,台灣山野裡、山崖上隨著季節的綻放的各色花朵,更是滿心期待大家背上行囊遠行前往拜訪。

【輕夏小品】五月雪--油桐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Joanna Chang (攝於三芝大坑)


浪漫的五月雪,近年來已經在北部山區吹起一陣新的賞遊風氣。

但是,除了一地繽紛落英,鋪灑出山間林蔭下的美麗遐想以外,你,認識油桐的其他樣貌嗎?

內雙溪的五月雪,趁著盛開時節,向大家告白他的前世今生。 



一、內雙溪石頭厝主人的營生

        在內雙溪園區中,有一棟由傳統家屋改建而成、古色古香的「石頭厝 (地質教室)」。到底是為什麼,會把家屋蓋在這麼偏僻的山區呢?

        原來,石頭厝的主人,早年在這附近向士林鎮公所承租土地,種植油桐樹,靠經營桐油買賣營生。後來化學工業興起,桐油的市場萎縮,加上國內投機業者使用油桐木仿冒梧桐木高價賣給日本,被識破後油桐生意更加一落千丈。因此,石頭厝的主人決定遠走他鄉,另謀出路。臨走前,將祖傳老屋捐贈給台北市政府,經整修後就成了今日園區中的「石頭厝 (地質教室)」。

石頭厝(今地質教室)
圖片來源:台北小溪頭網頁

        其實,不只是石頭厝的主人,與桐油共興衰是台灣歷史上已經翻過的一頁。早期台灣經濟並不發達時,許多近山的居民,會到山區撿拾熟落的油桐果實,賣給工廠榨油,在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初期,這都是近山居民的重要營生,也是許多五六年級生的兒時回憶。

油桐果實 (攝於三芝大坑)
圖片來源:Joanna Chang


二、油桐是誰?他打哪兒來?

        油桐在植物分類上為大戟科油桐屬。是原本生長在加勒比海島上的落葉性喬木,再經由葡萄牙商人傳播到非洲、亞洲等地。
        油桐樹天生耐蟲耐旱,野生的桐樹更不需施肥。而且木材可以製成木屐、火柴棒,果實還可以拿來榨油,是重要的工業用油原料。因此早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就看上了他的經濟價值,引進台灣大量種植在都市旁邊的淺山地帶。

        台灣的油桐樹種以「千年桐」和「三年桐」為主。三年桐的成長速度較快,但千年桐的壽命較長。兩者最明顯的辨別方式,是千年桐的果實會像老人一樣爬滿皺紋,而三年桐的果實表皮則是十分光滑。

圖片來源:Joanna Chang (攝於三芝大坑)


三、大大的果實,可以吃嗎?

        在告訴你能不能吃之前,先告訴你油桐樹的其中一個小別名:痲瘋樹。聽了這個別名以後,你應該也猜到了:這顆樹有毒,不能吃!

        把油桐樹大大的蒴果剝開,裡面會有一顆顆的油桐子。油桐子的外觀看起來和杏仁有點像,但是千萬不要誤食。油桐具有毒性,誤食後會引起腹部抽筋、嘔吐、下痢、及輕微休克的現象。

油桐果實及裡面的子
圖片來源:Joanna Chang (攝於三芝大坑)


        油桐種子含油率一般在35%以上,其中種仁含油率60%左右。雖然不能吃它,但將成熟的種子採收後,去除果皮和種皮,用壓榨的方法可以作成桐油。曾經,桐油外銷也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由於桐油具有防水、防腐、耐熱、耐酸鹼、不導電等特性,因此常被用在製成木器外層的保護漆、印刷油墨、電器絕緣保護、軍事工業……等,用途非常多樣。著名的美濃紙傘,就是塗抹桐油作成的喔!

油紙傘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四、歷史上的油桐--種子變成油

        《台灣方志》中記載油桐:「葉圓而末尖,二月開淡紅花,可壓榨油脂。」連橫在《台灣通史》中也提到:「又有油桐,產於臺嘉二邑山內,子特大,可以榨油。」可見製油用途一直是油桐樹受人矚目的重點。在19381939年,二戰期間苦於經濟拮据的中國國民政府,與美國達成了戰爭期間的第一筆貸款協議,即「桐油借款」。就是透過大量桐油出口,向美國爭取貸款的經濟協助。

中日戰爭時期準備出口的桐油
圖片來源:教育檔客 http://www.jydoc.com/view-295688.html

        桐油在台灣經濟上曾經佔有一席之地。那麼,它又是怎麼從一顆顆的種子變成油的呢?讓我們一起時光倒流,來看看在機器還沒有大行其道的古老年代,前人是怎麼從種子中取油的吧!

        首先,要先將種子炒熟,之後使用「石碖」將炒熟的種子碾碎。「石碖」是一種圓錐柱形,重約100臺斤的石製碾輪,使用牛力或水力推動。在完全將種子碾碎後,將粉碎的原料,放置在特製的蒸籠中炊熟。然後將這些原料壓製成豆圈,俗稱「踏豆箍」。

        「豆箍」指的是用粉碎蒸熟的油脂原料壓成的圓餅。在早年沒有機械化的時代,這個過程完全由人工操作。踏豆箍的師傅,手拉住懸在屋頂垂下的繩索支撐身體,將壓碎的製油原料放在鋪開的稻草模上,用腳力踏壓成一個一個的圓餅。

        最後步驟是榨油。將豆圈一個個側立排放在「油車仔」(木楔式榨油台)上,中間留一道縫隙,用一個三角錐形的木塊前端塞入縫隙中,再使用石塊將三角錐慢慢槌入。豆圈原料受到擠壓的力量越來越大,油脂就這樣被榨取出來了。

圖片來源:李榮鈞,2004<油車心,榨油情>,沙鹿鎮立深波博物館
網址:http://book.shalu.gov.tw/book-s2/content.htm


五、油桐花的美麗今生

        雖然桐油今日已經不再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但是油桐樹強韌的生命力,讓他在台灣北部山區落地生根,自然繁衍。在每年五月的花季,開滿小白花的油桐樹,讓北部的低海拔森林們紛紛地染了白頭,因此有「五月雪」的美名。近年來的桐花季,更將客家文化和油桐花結合行銷,每年五月時,賞桐人潮大量湧進山區,形成台灣獨有的賞花風情。

圖片來源:Joanna Chang (攝於三芝大坑)

       不過,油桐在五月雪熱潮的延燒之下,也燒出了新的議題。如同櫻花熱之後,到處開始大量栽植的櫻樹,油桐在山區及城市綠地中所佔的版圖也日益壯大。不同於嬌貴的櫻花,油桐的生命強韌、耐蟲耐旱,加上人為的栽植,過度氾濫的結果,壓縮了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間。別忘了,即使在台灣已經落地百年,油桐終究是被引進的外來種。

       面對生態,並不是砍與不砍的是非題。如果我們能夠停止追求一窩蜂的美麗,打開眼睛看見更多--大自然當中每一種生命都會是主角。隨著物候遞嬗而更替上場,流蘇、石楠、烏心石,不也是台灣原生孕育的白色精靈嗎?

       說了這麼多,你對「五月雪」的前世今生都瞭解了嗎?在內雙溪的碧溪步道旁,其實也悄悄地藏有油桐樹的芳蹤。下次走路時,別忘了低頭看看,地上有沒有掉落的圓滾滾蒴果,或者飄飛的小小白花喔!


圖片來源:Joanna Chang (攝於三芝大坑)




※ 特別感謝 Joanna Chang 提供本篇油桐花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