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內雙溪居民誌] 不可思議的育幼園

        來過內雙溪戶外教學的小朋友大部分都學過,森林背包客的秘密武器之一"家庭力量大":生物們透過育幼的行為,保護自己的下一代,增加他們生存的競爭力(戶外教學-森林背包客棧)。並且在戶外觀察的時候,尋找螞蟻的巢、捲葉象鼻蟲的育嬰房或是數一數成群飛過的台灣藍雀,感受自然界中家庭力量大的威力。但今年11月來訪的班級卻遇到一個相當奇怪的育幼(?)現象,大家都感到相當的不可思議。

  11月中的某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中心的老師一邊等著預約班級的到來,一邊在中心到處明查暗訪。今天的觀察課要去拜訪誰呢?


        就在教室邊的野桐葉子上發現了一隻綠綠的毛蟲、動也不動.... 是偽裝樹枝的尺蠖蛾幼蟲嗎?


        仔細一看,毛蟲身體彎成Ω型,向前護住身下一堆白色卵狀物,如果稍微驚碰它,還會伸出前端的偽足來張牙舞爪一番,就像是在保護寶物一般。


        但毛毛蟲是鱗翅目昆蟲、蝶或蛾的幼蟲,尚未有生殖能力,是不可能生下一堆卵、又待在旁邊保護他們的。而且下方的那一堆白色卵狀物越看越不像卵,毛茸茸的...到底是甚麼??

        又過了好幾天,毛蟲還是不吃不喝的站在那裏,直到發現後的第九天,毛蟲消失了。仔細觀察白色卵狀物,上面出現了小小的洞、裡面的神秘住客已經消失無蹤。


         經過多方求證,原來這不可思議的事件背後始作俑者就是寄生蜂-小繭蜂。

寄生蜂
         蜂類的昆蟲,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蜜蜂、虎頭蜂以外,還有一群過著寄人籬下生活的寄生蜂。寄生蜂(Parasitoid wasp),指的是膜翅目金小蜂科、姬蜂科、小繭科等寄生性的蜂類。它們寄生方式很多元,被寄生的對象從卵到成蟲的各個階段都可能被寄生。其中寄生於毛蟲的現象是這次觀察紀錄的主角。
寄生蜂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小繭蜂與毛蟲的類寄生關係
         交配後的小繭蜂媽媽,在樹叢間的尋找寶寶的溫床,行動緩慢的毛蟲就是他的目標。找到了適合的毛蟲(常有專一性),小繭蜂媽媽會用產卵管在毛蟲體內產下許多的卵。卵在毛蟲體內孵化、靠著毛蟲身體為食的成長,卻不會影響到這隻毛蟲的正常活動與覓食。直到小繭蜂幼蟲長大、準備要結繭了,就會鑽出毛蟲的身體,在毛蟲的身上、或是附近的枝條上結繭(依種類不同而易),此時的毛蟲大多已經走到生命的盡頭了。這種會最終會影響寄主生命的寄生模式,被稱為類寄生

體側有小繭蜂幼蟲鑽出來留下的洞

特殊的保鑣的行為
  但這次的類寄生行為中,毛蟲不僅成為小繭蜂幼蟲的食物,更在小繭蜂幼蟲鑽出、結繭後,進行護繭的工作。這種像貼身保鑣的行為,生物學家們研究指出是寄生的現象誘發毛蟲產生特殊的、不正常的行為,其中的誘發機制尚待更深入的研究了解。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這樣子的保護有效嗎?毛蟲可以撐到甚麼時候呢?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研究團隊的實驗結果,證明了這些被寄主操縱的毛蟲保鑣的確會有明顯的保護動作驅趕靠近的掠食者。而這類型的寄生,通常小繭蜂幼蟲不會用光毛蟲的體內的能量,而會讓毛蟲還保有一些精力可以保衛小繭蜂的卵,直到在他們破繭而出。


  自然界就是這麼無奇不有。表面上看來,小繭蜂是個不勞而獲、貪得無厭的大壞蛋,利用了可憐的毛蟲來繁殖下一代。但我們放大、放遠來看,自然界中的小繭蜂是控制毛蟲的數量的重要角色,讓植物免去被大量啃食的危機,在生態平衡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員。而且這些特殊的寄生現象也能運用於人類的農業發展上,協助農夫控制害蟲的數量呢。

  各種生物在演化的洪流中各憑本事、尋求讓基因順利延續的方法。小繭蜂走出了這麼一條與眾不同的路!而另一個主角毛蟲如果沒有被寄生,順利長大、羽化後會變成甚麼樣呢?答案就是"內雙溪森林神隱術"文章中,那隻躲在牆壁上的基黃粉尺蛾喔。


參考資料:
  • 類寄生現象,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7883
  • 繭蜂幼蟲誘發寄主的保鑣行為,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23149
  •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hant/寄生蜂


[新聞稿] 守護森林 大家動起來 森活學分班結業囉!

        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籌設規劃的內雙溪自然中心,甫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由於區內森林動植物生態及地質、水文景觀別具特色,在「森林樂活、大地共享」核心精神下,102年內雙溪自然中心舉辦的森活學分班課程,在1340位市民大眾參與體驗下,圓滿結業囉!


        大地工程處處長黃立遠表示「內雙溪自然中心」以特有的森林生態系,及其豐富的動植物、地質、水文環境資源,在102年10月31日獲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通過,成為臺北市首座森林型環境教育場所!內雙溪自然中心亦運用森林生態資源,規劃多功能環境教育服務,營造一專業環境教育學習場域。



        大地處森林遊憩科長何明育說,102年內雙溪自然中心以「動一動 讓森林更美好」為主軸,辦理主題性森活學分班環境教育課程,課程有受到許多老師喜愛的戶外教學及到校推廣、小朋友熱烈參與的昆蟲夜觀「仲夏夜與動物有約」,以及充滿形形色色的種子而引起父母好奇眼光的「森林種子的奧秘」等。同時也針對大朋友們辦理成人研習,包括廣受銀髮族喜愛的園藝實做「手心裡的森林」,以及在暑假進行清涼消暑水域觀察的「水水內雙溪」等課程,內容相當豐富及精彩!另外102年的特別企劃「森林健檢中心」,則邀請212多位大小朋友們一起來內雙溪充當一日健康檢驗師,用紙筆與眼睛,觀察森林的健康。

       大地處森林遊憩科股長蔡正發說,內雙溪自然中心「森活學分班」課程方案提供多元分眾的主題式體驗與學習,想知道內雙溪自然中心最近的開課資訊嗎?可至「內雙溪自然中心部落格 」http://neishuangxi.blogspot.tw/查詢。另內雙溪自然中心針對15人以上團體,還有提供內雙溪水土保持志工導覽解說服務!只要於2周前申請即可入園參觀,參觀時間為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時至4時。藥用植物園區周末開放一般民眾入園參觀,相關申請資訊,可上大地工程處網頁查詢,網址http://www.tcge.taipei.gov.tw。


※內雙溪自然中心交通資訊※
一、 地點: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三段150巷27號

二、 交通資訊:

(一) 自行開車:臺北市區往外雙溪方向,由至善路三段沿碧溪產業 道路上山抵達(設有停車場)。

(二) 大眾運輸:劍潭捷運站轉搭
1. 公車市民小巴1,至溪山苗圃站下車。
2. 公車小18,至碧溪橋下車,步行前往內雙溪自然中心(約30分鐘)。

三、 內雙溪自然中心停車場車位有限,敬請活動參與者響應節能減碳,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山,感謝您的配合!


學校教育:繽紛的森林社區
學校教育:繽紛的森林社區
學校教育:繽紛的森林社區
學校教育:繽紛的森林社區
主題課程:仲夏夜與動物有約
主題課程:仲夏夜與動物有約
主題課程:仲夏夜與動物有約
主題課程:仲夏夜與動物有約
主題課程:手心裡的森林
主題課程:手心裡的森林
特別企劃:森林健檢中心-森林多健康
特別企劃:森林健檢中心-森林多健康
主題課程:森林種子的奧秘
主題課程:森林種子的奧秘
內雙溪自然中心一隅
內雙溪自然中心一隅
內雙溪自然中心一隅
內雙溪自然中心一隅
內雙溪自然中心一隅
內雙溪自然中心一隅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大地工程處森林遊憩科
發稿日期:102年12月24日
聯 絡 人:何明育科長
聯絡電話:0988-827613

[自然筆記] 大家來找碴--內雙溪森林神隱術 解答篇

        大自然是一個豐富的寶庫,而自然觀察家就像是尋寶探險家,留意風吹草動、細看蛛絲馬跡,發現各種神隱在自然的有趣故事。一起來看看內雙溪小生物們的神隱故事吧~

<樹叢篇>
        內雙溪自然中心內栽植的植物中有不少是小生物們喜歡的季節食堂,仔細看這叢結實累累的春不老,在樹影晃動間,鮮豔的花紋閃過來、閃過去。


五色鳥A:咦~我們好像被發現了,要走了嗎?


五色鳥B:真不想離開,難得可以霸佔整叢春不老,再吃一口吧。

        被發現了的五色鳥跟夥伴討論要繼續吃飯還是暫時撤退,站在晃動的樹枝上,偏著頭看著照相機,在美食跟警戒感中掙扎。看著他們不安的樣子,身為客人的我們,還是躲遠一點讓他們好好吃頓飯。


<挖土篇>
        接近秋天了,生物們開始尋覓一個過冬的好所在。園丁伯伯剛剛拔過草的樹叢邊土壤又鬆又軟,有一個區塊還呈現規律的起伏....


盤古蟾蜍:微冷的天氣,窩在鬆軟的土壤裡正是舒服....

        原來蟾蜍是這樣睡覺的!!! 他們的眼睛會閉起來耶~~正準備呼呼大睡的盤古蟾蜍,被一群好奇小朋友圍觀,只好勉為其難的起來見客。

<牆壁篇>
        自然中心的老師:教室的外牆好像有點剝落,要檢查一下、看要不要填報修單...

基黃粉尺蛾:呵呵~不用填單子啦  是我

<堆肥篇>
      發酵中的有機土壤堆肥暖暖的、又有好多小昆蟲...


面天樹蛙:這裡真是我的天堂,但千萬要小心別鑽到太裡面,免得變成土窯蛙!!!

<雙溪篇>
踏入溪水中的學員們,都不知道在他們腳邊數十公分處....


蝦虎:你看不到我 你看不到我 你看不到我

鴕鳥心態的蝦虎,仗著自己絕佳的保護色,大大方方、不躲也不藏,等待大家發現他們

<草地篇>
        草地是認識生物神隱術的入門地點,綠色的青草、枯黃的葉子還有無所不在的土壤,都提供了蝗蟲絕佳的神隱地點,但要偽裝成咖啡色、還是綠色呢?蝗蟲可不會像變色龍一樣可以變來變去,出生的時候體內的基因已經決定好顏色了。

條紋褐蝗:我一直站在綠葉處,也不會變成綠色


<攀樹篇>
      樹林間這一群攀樹高手,要避開鳥類、蛇類的目光,也要能不引起注意的靠近各種小型昆蟲,攀木蜥蜴一動也不動的時候還真像樹皮呢!
     
攀木蜥蜴:等我長大、變強壯,就會換上鮮艷一點外表,準備談戀愛去了

        生物的保護色可以讓他們更安全的藏身於自然中,但各種掠食者們也不是省油的燈,除了敏捷的視力以外,像嗅覺、聽覺、超音波或是像毒蛇類的溫度感測器,都可以幫助他們找到這些神隱高手。大自然萬物各自發展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特色,並與其他的生物透過食性、共生、共域等交互作用形成緊密聯結,在彼此互相砥礪、互相制衡下,形成豐富多元、有穩定的自然生態。

        一趟自然尋寶探險下來,發現好多有趣的生物與故事就在我們身邊。你一定也曾經發現過有趣的自然故事,歡迎你來信提供給內雙溪自然中心,把你的小發現與大家分享吧。